• 區(qū)劃代碼:430624000000
    地名由來:東漢光武帝建武七年(215年)三國爭雄,羅縣屬吳,仍隸長沙郡。至南北朝宋元徽二年(474年),湘州刺史王僧虔上表割益、湘、羅三縣地始建湘陰縣,建城于湘山(黃陵山)之北,北向為陰,古曰湘陰,隸長沙內(nèi)史。《寰宇通志》卷55長沙府《建置沿革》:湘陰縣“以縣在湘江之陰,故名”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夏代為“三苗”部落所居。周代成王分封地屬楚。公元前680年地屬羅子國。秦代廢分封,行郡縣,始皇26年(前221年),改羅子國為羅縣,隸長沙郡,因之俗有古羅城之稱。西漢高祖五年(前202年)改長沙郡為國,羅縣隸長沙屬荊州。東漢光武帝建武七年(前31年)復長沙為郡,羅縣隨隸。獻帝建安二十年(215年)三國爭雄,羅縣屬吳,仍隸長沙郡。至南北朝宋元徽二年(474年),湘州刺史王僧虔上表割益、湘、羅三縣地始建湘陰縣,建城于湘山(黃陵山)之北,北向為陰,古曰湘陰,隸長沙內(nèi)史。至梁武帝天監(jiān)元年至十年(502-511年),湘陰改隸岳陽郡。唐代高祖武德八年(625年)合羅縣入湘陰。五代后周廣順三年(953年)大理評事攝湘陰縣事許可崇,將縣治所在地由白烏潭遷至瓦碎潭(現(xiàn)址)筑城。宋代太宗淳化四年(993年)改隸長沙郡。元代成宗元貞元年(1295年),湘陰以萬戶升為州,隸潭州路總管府。明代太祖洪武二年(1369年)湘陰復為縣,隸湖廣布政司潭州府,五年后改隸長沙府。清代仍隸長寶道長沙府。1914年隸湘江道,1922年撤道直屬省府。1937年屬湖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(qū)。1949年7月25日湘陰和平解放,隸長沙專署。1952年9月改隸湘潭專區(qū)。1964年劃屬新設(shè)岳陽專署,1966年2月將湘陰劃分為湘陰、汩羅兩縣,同隸岳陽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