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130223000000
    地名由來:據(jù)《明一統(tǒng)志》卷5永平府《建置沿革》:灤州“因灤河而名”。今灤縣又因灤州為名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灤地夏屬冀州,商為孤竹國地。春秋戰(zhàn)國先為山戎地,后屬燕國。秦為遼西郡地、西漢屬右北平郡,東漢屬遼西郡。三國、魏、晉時為海陽縣,屬遼西郡。南北朝仍為海陽縣,北齊并入肥如縣。隋屬右北平郡,唐屬河北道平州,宋為契丹地。遼天贊二年(923年)春,分平州地屬灤州永安軍,隸屬平州節(jié)度使。遼世宗時,置義豐縣,屬灤州。此時,灤州轄義豐(今灤縣老城)、馬城(今灤南馬城)、石城(今東礦區(qū)開平)三縣。金滅遼后,仍稱灤州,屬中都路灤州,設(shè)節(jié)度使,轄義豐、石城、馬城、樂亭四縣及榛子鎮(zhèn)、新橋(樂亭沿海)二鎮(zhèn),金崇慶二年(1213年),灤州入蒙古。1215年,蒙古改平州為興平府,灤州屬之。1286年,裁馬城入樂亭,裁石城入義豐。此時,灤州領(lǐng)義豐、樂亭二縣。元大德四年(1300年),灤州屬中書省永平路。明屬京師省永平府,轄樂亭一縣。清時灤州仍屬永平府,不轄縣。1913年,改灤州為灤縣,屬直隸津海道,1928年直屬河北省。1935年,屬偽冀東自治區(qū)政府。1939-1943年,先后隸屬晉察冀邊區(qū)第十三專署(冀東專署)、冀熱邊區(qū)第四專署、冀熱遼區(qū)第十七專署、冀東行署。1946年,恢復(fù)灤縣建制,屬冀東區(qū),下設(shè)灤南、灤北、灤西三個辦事處(縣佐)。是年,灤南、灤西兩個縣佐分別建縣獨立。1949年3月,灤縣屬華北行政區(qū)冀東區(qū)。8月,屬河北省唐山專區(qū)。9月,灤西縣并入。1958年劃入唐山市為灤州區(qū),1960年1月,復(fù)建灤縣,仍屬唐山專區(qū)。4月,撤銷唐山專區(qū),灤縣劃歸唐山市。1961年5月恢復(fù)唐山專區(qū),灤縣屬之。1970年唐山專區(qū)改稱唐山地區(qū),灤縣仍屬。1983年3月,撤銷唐山地區(qū),灤縣劃歸唐山市管轄。

    灤縣地勢北高南低,沙河以西及白龍河、橫河以東為山丘區(qū),面積395.75平方公里,其中山丘面積為219.41平方公里,占全縣面積的22%,主要山脈有羅家?guī)X、青龍山、魏峰山、風(fēng)山、橫山等。境內(nèi)最高峰城山峰海拔高程535.7米,一般山丘海拔高程200—30米之間。中部平原區(qū)面積603.25平方公里,占全縣總面積的60.4%,京山鐵路以北,地面高程在海拔 50米以上,局部有山丘出露,地勢較為平坦,京山鐵路以南地面高程一般在30—50米,由于受風(fēng)沙影響及河流切割,沙丘溝谷出現(xiàn)較多。本縣地處灤河、沙河、陡河流域,境內(nèi)有九條較大河流。其中灤河、沙河、管河為過境河流,橫河、溯河、龍灣河、狗尿河、岳家河和小青龍河發(fā)源于境內(nèi),灤河、橫河、沙河、管河、龍灣河屬長年性河流。其余四條河屬季節(jié)性河流,除汛期宣泄洪水外,平時基流甚少。東界灤河在本縣境內(nèi)總長40.29公里,京山鐵路以北長25.2公里,屬山間河道,京山鐵路以南長15.09公里,屬平原河道。1962年最大洪峰流量3.4萬秒立方米;饕草^為豐富,本縣利用灤河水灌溉較為困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