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410300000000
    地名由來:《寰宇通志》卷85載:“地居洛水之北,故曰洛陽!保ㄖ袊孛Z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周為王畿地。秦莊襄王元年(公元前249年)置三川郡,治洛陽。西漢高帝二年(公元前205年)改置河南郡。東漢改為河南尹。三國魏、西晉均都此,并置司州。北魏改為洛州,太和十七年(公元493年)徙都,復(fù)稱司州。河南尹仍治洛陽。隋初為洛州。煬帝徙都于此,稱豫州,又稱東京,后改為河南郡。唐初為洛州,顯慶二年(公元657年)建東都,開元初年(公元713年)改洛州為河南尹。天寶初年(公元742年)定為東京。五代后晉稱西京。宋仍為西京河南府,屬京西北路。金廢西京,興定元年(公元1217年)稱中京,改府為金昌府。元為河南府路。明、清為河南府。1913年廢府,設(shè)豫西道。1914年改稱河洛道。1932年南京政府曾遷洛,為陪都,同年設(shè)第十行政督察區(qū)。1948年析洛陽縣城區(qū)置市。1952年改為省轄。1958年復(fù)由洛陽專區(qū)代管。1964年再歸省轄。1983年將偃師、孟津、新安3縣并入。1986年洛陽地區(qū)撤銷,又將宜陽、伊川、汝陽、洛寧、嵩縣、欒川6縣并入。1993年5月偃師撤縣建市,仍由洛陽市代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