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411023000000
    地名由來:相傳唐堯時高士,許由率其部族牧耕于此,故稱此地為“許”。西周時,武王封文叔于許,男爵,稱許國,都邑在今張潘鄉(xiāng)古城村一帶。戰(zhàn)國時,許國封地被韓、魏瓜分。秦在原許國地置許縣、潁陰縣,隸潁川郡。東漢建安元年(196年),曹操迎獻帝劉協(xié)都此,稱許都。三國魏黃初二年(221年),改許縣為許昌縣,為魏國五都之一。

    歷史沿革:相傳唐堯時高士,許由率其部族牧耕于此,故稱此地為“許”。西周時,武王封文叔于許,男爵,稱許國,都邑在今張潘鄉(xiāng)古城村一帶。戰(zhàn)國時,許國封地被韓、魏瓜分。秦在原許國地置許縣、潁陰縣,隸潁川郡。東漢建安元年(196年),曹操迎獻帝劉協(xié)都此,稱許都。三國魏黃初二年(221年),改許縣為許昌縣,為魏國五都之一。西晉時,潁川郡治由陽翟移許昌。東晉時,許昌先后為后趙、前秦、前燕攻略。南北朝初,許昌屬南朝宋。景平元年(423年)北魏大將周幾“夷許昌城”,潁川郡治遷長社(今長葛縣東),許昌縣移許田(今陳曹鄉(xiāng)許田村)。東魏天平元年(534年)分潁川郡,置許昌郡。東魏元象二年(539年)置鄭州(治潁陰城),轄潁川、許昌、陽翟三郡。北周大定元年(581年),改鄭州為許州。治長社(今許昌市),許昌縣、長社縣屬之。隋開皇三年(583年),改長社縣為潁川縣。大業(yè)三年(607年),改許州復為潁川郡,許昌縣、潁川縣屬之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,廢潁川郡復設許州,潁川縣復稱長社縣,許昌縣、長社縣均屬許州。五代后唐同光二年(924年),改許昌縣為許田縣。北宋熙寧四年(1071年),許田縣并入長社縣。元豐三年(1080年)升許州為潁昌府。金元時仍稱許州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裁長社縣入許州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升許州為直隸州,十二年(1734年)升州為府,增設石梁縣為附郭,乾隆六年(1741年)仍為直隸州,裁石梁縣。1913年改許州重建許昌縣,1928年,許昌為中區(qū)第二區(qū)行政區(qū)長官駐地,1933年,為第五區(qū)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。1944年5月,許昌被日本侵略軍占領。1945年8月日軍投降,仍為許昌專員公署駐地。1947年12月15日,許昌首次解放,劃許昌縣為市、縣兩部分,市轄城關,縣轄鄉(xiāng)村,屬豫皖蘇邊區(qū)第五專區(qū)。1949年成立許昌專區(qū)專員公署,駐許昌市,許昌縣屬之。1960年7月縣、市合并,裁縣,稱許昌市。1961年10月縣、市分治,恢復許昌縣。1986年撤銷許昌地區(qū),許昌市升格為省轄市,許昌縣屬之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