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340824000000
    地名由來:《明一統(tǒng)志》卷14安慶府《建置沿革》:潛山縣“元至元中立野人原寨,至治間始析置潛山縣,以山為名”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春秋時(shí)屬周封皖伯大夫治地皖國。戰(zhàn)國時(shí)為吳、楚屬地。秦屬九江郡。西漢高祖五年(前202年)隸淮南國;文帝十六年(前164年)分淮南國為三,屬其中衡山國;武帝元狩元年(前122年)屬廬江郡。三國時(shí),屬吳廬江郡。西晉永嘉之亂中,皖縣廢。東晉安帝義熙元年(405年)分廬江郡置晉熙郡,劃皖縣故址設(shè)懷寧縣,縣、郡治所均在古皖城。武德五年(公元622年),分懷寧縣置皖城、梅城、皖陽、安樂四縣,年后四縣廢,又合為懷寧縣。元英宗至治三年(1323年)分懷寧縣西北部分置潛山縣。明太祖壬寅年(1362年),潛山縣屬其時(shí)的寧江府和安慶府。1912年廢府道,直屬安徽;1914年又設(shè)安慶道,潛山屬之;1928年廢安慶道,又直屬安徽;1932年,先后受轄于安徽省第一專區(qū)和安慶專區(qū);1936年劃出潛山縣北部置岳西縣。1949年后屬皖北行署安慶專區(qū)、安徽省安慶專區(qū)(或地區(qū)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