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622925000000
    地名由來:1929年由臨洮、臨夏二縣析置和政縣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秦前為西羌之地,秦昭王時屬隴西郡。東晉太寧三年(325年),十六國之一的前涼在境內(nèi)設(shè)金劍縣,屬河州大夏郡,縣治在今蒿支溝口。唐“安史之亂”后為吐蕃所陷。宋熙寧六年(1073年)被宋收復(fù)。宋崇寧四年(1105年)設(shè)寧河縣,屬河州,縣治香子城(今舊城)。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年)仍置寧河縣,屬河州路。元代沿舊制設(shè)寧河縣,仍屬河州路。明洪武八年(1375年)筑成新縣城(今日縣城),廢香子城。洪武三十一年(1398年)革寧河縣,設(shè)寧御所,屬河州衛(wèi)。明嘉靖十年(1531年)設(shè)和政驛,屬臨洮府河州,和政之稱自此始。1929年3月26日設(shè)縣,縣名沿驛名為和政。1934年屬臨夏行政督察專員公署。1944年屬五區(qū)公署。1949年9月5日成立和政縣人民政府,屬臨夏專員公署。1956年11月20日后屬臨夏回族自治州至今。1958年12月,廣河、康樂兩縣并入和政縣。1961年12月,廣河、康樂分出,分別設(shè)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