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130624000000
    地名由來:據(jù)陳鐵卿《河北省縣名考原》:“縣北四里舊有村名阜平臺。蓋縣境多山,此地適當平坦,遂有此名。縣名蓋本諸此!保ㄖ袊孛Z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春秋初為戎狄之地;末期,東南部為鮮虞國地,西北部為晉之東邊地。戰(zhàn)國時東為中山國,西為趙地。秦代屬恒山郡,東部為曲陽縣地。西漢時為上曲陽、南行唐縣地,屬恒山郡,后改屬常山郡。東漢屬中山、常山兩國地。三國魏、兩晉、南北朝時屬曲陽、行唐兩縣地。隋、唐沿之。宋咸平二年(999年)以行唐縣西北境置北寨。熙寧八年(1075年)又析行唐二鄉(xiāng)劃歸北寨,東仍為曲陽縣地。金初改北寨為北鎮(zhèn)。明昌四年(1193年)以北鎮(zhèn)并析曲陽縣西北境始置阜平縣(治北鎮(zhèn),即今縣城),屬真定府。元初阜平屬恒州,后更屬真定路。明改隸真定府。清順治十六年(1659年)阜平縣廢,以縣治東五社并入曲陽縣,以西五社省入行唐縣。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復(fù)析置阜平縣,仍屬真定府(此時縣寄治于縣東50里之王快鎮(zhèn),即今縣東王快。后徙還故治,亦即今城關(guān))。雍正元年(1723年)真定府改名正定府,阜平縣仍屬之。1913年改屬直隸省范陽道。1914年范陽道改名保定道,阜平縣仍舊屬之。1928年廢道,直隸于河北省。1937年,屬河北省第十一督察區(qū)。1938年,縣屬晉察冀邊區(qū)西區(qū)二專區(qū)。1940年改屬晉察冀邊區(qū)四專區(qū)。1942年2月,屬北岳區(qū)四專區(qū)。1945年屬冀晉區(qū)三專區(qū)。1948年6月,改屬北岳區(qū)四專區(qū)。1949年1月,改屬察哈爾省易水專區(qū),同年8月1日,劃歸河北省定縣專區(qū)。1954年4月24日,撤銷定縣專區(qū),阜平縣改屬保定專區(qū)。1960年5月3日,撤銷保定專區(qū),阜平縣改屬保定市。1961年5月23日,復(fù)置保定專區(qū),阜平還屬之。1970年保定專區(qū)改稱保定地區(qū),仍轄阜平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