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420527000000
    地名由來:“屈原有賢姊,聞原放逐,亦來歸……因名曰秭歸。”《水經(jīng)·江水注》:“袁山松曰: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,喻令自寬,全鄉(xiāng)人冀其見從,因名曰秭歸。”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商王武丁時(shí)代(約前13世紀(jì))為歸國所在地。周成王時(shí)代(約前11世紀(jì))為楚子熊繹之始國。約前9世紀(jì)中葉為楚封熊摯之夔子國。周襄王十八年(前634年),楚令尹子玉、司馬子西率師滅夔,將夔子國并入楚。戰(zhàn)國后期稱歸鄉(xiāng)。周赧王三十八年(前277年),秦兵攻克巫郡、黔中郡,陷歸鄉(xiāng)。漢置秭歸縣(據(jù)西漢元始二年的行政區(qū)劃)。緣其地為楚三閭大夫屈原之故鄉(xiāng),“屈原有賢姊,聞原放逐,亦來歸……因名曰秭歸!憋雠c姊同。北周建德六年(577年)置秭歸郡,改秭歸為長寧縣。隋開皇三年(583年)改秭歸郡為巴東郡,改長寧為秭歸縣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置歸州,轄秭歸、巴東兩縣,次年轄秭歸、巴東、興山三縣。天寶元年(742年)又改為巴東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復(fù)改為歸州。宋代歸州與巴東郡互稱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為歸州路,隸湖廣行中書省。十六年(1279年)復(fù)降為州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裁歸州,秭歸縣隸夷陵州。十年(1377年)再改秭歸為長寧縣。十三年(1380年)裁長寧縣再置歸州,轄興山、巴東二縣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升為歸州直隸州,隸湖北省,轄長陽、興山、巴東、恩施四縣,兼轄容美、龍?zhí)兜?9土司。十三年(1735年)降為縣級(jí)州,隸宜昌府,不再轄縣。1912年,改為秭歸縣。1949年后仍名秭歸縣。秭歸最早的城池筑于蜀漢章武元年(221年)!端(jīng)注》:秭歸“縣城東北依山即坂,周回二里,高一丈五尺,南臨大江。故老相傳,謂之劉備城,蓋備征吳所筑也。”南宋端平三年(1236年),元兵至江北,歸州治遷往江南屈沱。后又遷新灘、白沙南浦(今茅坪鎮(zhèn))。明洪武初遷丹陽(指今之東門頭,非熊繹始封丹陽遺址)。洪武四年(1371年)遷楚臺(tái)山下,與長寧千戶所同城。嘉靖四十年(1561年)在江北劉備城故墟上重建新土城,并于次年遷回江北舊治,在江南設(shè)治326年。降慶元年(1567年),改土城為磚城。清嘉慶九年(1804年),建成歸州石城:“周五百四十二丈七尺,崇一丈九尺”。城墻高大堅(jiān)實(shí),狀如葫蘆,故名“葫蘆城”。吒溪河水從城西北蜿蜒流過,有“金錢吊葫蘆”之稱。城墻至今大部完好。國務(wù)院1991年6月15日批準(zhǔn)將秭歸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歸州市遷至剪刀峪。國務(wù)院1992年7月6日批準(zhǔn)撤銷宜昌地區(qū),此縣劃歸宜昌市管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