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區(qū)劃代碼:410322000000
    地名由來:孟津縣古屬豫州,夏為孟涂氏封國,稱孟地,其地置津(渡口),故名。孟津縣以古孟津為名。(中國地名語源詞典)

    歷史沿革:孟津縣古屬豫州,夏為孟涂氏封國,稱孟地,其地置津(渡口),故名。后因武王伐紂,八百諸侯在渡口盟誓,曾為“盟津”。三千余年來,曾九易其稱,十三次徙治,兩次升州郡,一次稱元帥府。縣制始于秦,今縣名由來于金。自東周至明初縣名歷經(jīng)更改,周為平陰、谷城兩邑。秦改平陰、谷城為縣,屬三川郡。西漢將谷城、平陰分為谷城、平陰、平縣三縣。王莽改平縣為治平縣,東漢復(fù)改為平縣。三國魏并三縣為河陰縣,東晉置河陰郡,隋歸入洛陽。唐代先為大基縣,繼為大基、柏崖兩縣,又為柏崖縣,曾改屬孟州。廢河清入洛州,后改為河清縣。宋代廢河清入洛陽又設(shè)河清縣。金人廢河清始稱孟津縣,數(shù)年后短時升為淘州。元朝廢孟津為河淮水軍元帥府。明重設(shè)孟津縣至今。縣城在1535年7月因河道南浸,遷于舊城西25公里之圣賢莊,即今孟津老城。1948年4月19日孟津解放?h政府設(shè)在廟護,6月移至長華(今城關(guān)鎮(zhèn)),1951年11月25日遷原孟津縣城(今老城)。1955年撤銷洛陽縣建制,平樂、鳳臺、海資(今朝陽)麻屯四個區(qū)劃入孟津。1959年縣政府復(fù)遷長華,屬洛陽地區(qū)管轄,1972年改屬洛陽市,1976年又歸洛陽地區(qū)管轄,1983年復(fù)改屬洛陽市。